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Java相关 » Java » 查看文章
Spring小节
来源:cnblogs  作者:我想回家  时间:2018/10/10 9:12:46  对本文有异议

Spring的总结

Spring的核心:

  1. 1. Spring的两大核心:
  2. 1. IOC: 控制反转,将创建(实例化)对象的权利交给Spring容器去进行管理.
  3. 2. AOP: 面向切面编程(将切面织入到连接点,使连接点称为切入点).
  4. 2. Spring是一线式框架:
  5. 简单的来说,可以单单使用Spring实现MVC三层架构,Mybtais的数据访问层可以使用JdbcTemplate来代替.web层有SpringMVC,Spring贯穿了三层架构.
  6. 3. IOC:
  7. * IOC的目的是实现解耦,来降低程序的耦合度(高内聚,低耦合).
  8. * 实现的思想是: 反射 + 配置文件 + 工厂,使用工厂来读取配置文件,利用反射来实例化对象.
  9. 4. 初始化Spring容器:
  10. * ApplicationContext的三个实现接口:
  11. 1.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从类路径下加载配置文件
  12. 2.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 从文件系统中加载配置文件
  13. 3.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注解开发
  14. * ApplicationContextBeanFactory的区别和联系:
  15. ApplicationContextBeanFactory的子接口(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的顶级父接口).
  16. ApplicationContext采用立即加载的方式,加载配置文件的时候就初始化bean.
  17. BeanFactory采用延迟加载,使用bean的时候才会初始化.
  18. ApplicationContext还实现了其他的接口,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国际化,自动装配等)
  19. 5. Bean的实例化的三种方式:
  20. <!--初始化Bean有三种方式
  21. 1. 使用Beanid class,需要默认的构造方法
  22. -->
  23. <bean id="testService" class="cn.itcast.spring.service.impl.TestServiceImpl"></bean>
  24. <!--第二种方式 使用BeanFactory的普通方法-->
  25. <bean id="factory" class="cn.itcast.spring.BeanFactory"></bean>
  26. <bean id="testService2" factory-bean="factory" factory-method="getBean"></bean>
  27. <!--第三种方法 使用BeanFactory的静态方法-->
  28. <bean id="testService3" class="cn.itcast.spring.BeanFactory" factory-method="getStaticBean"></bean>
  29. 6. Bean的作用范围:
  30. singleton: 单例的(Spring的默认),在IOC容器中唯一
  31. prototype: 多例的,每次获取bean都是新对象
  32. request: web开发中,与request域绑定,获取的bean作为request的属性
  33. session: web开发中,与session域进行绑定,获取的bean作为session的属性
  34. global-session: web开发中,在集群环境下,才可以使用,如果是单个服务器,与session没有区别.
  35. 7. Bean的生命周期(指定init-methoddestroy-method):
  36. 单例:
  37. 初始化:加载配置文件的时候初始化,执行init-method方法
  38. 活着:容器存在,Bean存在
  39. 销毁:容器销毁,Bean消失,执行destroy-method方法.
  40. 总结: 单例模式的Bean的生命周期与容器相同(容器的销毁需要手动销毁).
  41. 多例:
  42. 初始化: 调用getBean使用的时候初始化
  43. 活着:对象使用就一直活着
  44. 销毁:有java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决定
  45. 总结:使用时初始化,销毁由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决定

Spring的DI

  1. 2. 注入的三种方式
  2. * 构造器注入(constructor-arg标签),必须指定构造函数所有的参数
  3. 1. type:根据参数的类型来注入数据
  4. 2. index:根据参数的索引来注入,从0开始
  5. 3. name:根据参数的名称来注入数据(建议使用)
  6. 4. value:只能注入基本类型,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和String
  7. 5. ref:用于注入其他的Bean类型数据(尤其注意Date类型)
  8. * setter注入(依赖于set方法,使用property标签)----重要
  9. 1. name:用于指定注入时所调用的set方法后面的变量名称
  10. 2. value:注入基本类型,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和String
  11. 3. ref:用于注入其他的Bean类型数据(尤其注意Date类型<bean id="now" class="java.util.Date"></bean>)
  12. * 注解注入
  13. 3. 集合的注入(前三个为值类型的集合,后两个为键值对类型的集合,同类型的集合,使用的标签可以互换,但是建议使用的时候标签与实际类型对应)
  14. * 数组
  15. <property name="myArrs">
  16. <array>
  17. <value>AAA</value>
  18. <value>BBB</value>
  19. </array>
  20. </property>
  21. * List集合
  22. <property name="myLists">
  23. <list>
  24. <value>AAA</value>
  25. <value>BBB</value>
  26. </list>
  27. </property>
  28. * Set集合
  29. <property name="mySets">
  30. <set>
  31. <value>AAA</value>
  32. <value>BBB</value>
  33. </set>
  34. </property>
  35. * Map
  36. <property name="myMaps">
  37. <map>
  38. <!--如果是复杂数据类型,可以使用key-refvalue-ref-->
  39. <entry key="testA" value="AAA"></entry>
  40. <entry key="testB" value="BBB"></entry>
  41. </map>
  42. </property>
  43. * Properties
  44. <property name="properties">
  45. <props>
  46. <prop key="testA">AAA</prop>
  47. <prop key="testB">BBB</prop>
  48. </props>
  49. </property>

Spring的IOC注解 + xml

  1. 1. Spring的注解是为了替代xml配置文件而开发的.
  2. 2. xml配置文件中,修改约束,并开启注解扫描
  3.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
  4. 3. 注解定义容器中的Bean
  5. @Component ----> 如果不指定value,默认的bean的名称是类名的首字母小写,指定value属性bean的名称就是指定的值
  6. @Controller ----> 作用于表现层
  7. @Service ---> 作用于业务层
  8. @Repository ---> 作用于数据访问层
  9. 4. 注入属性的注解
  10. @Autowired: 按照类型注入,多个类型使用变量名来判定注入的bean.
  11. @Qualifiler: 配合@Autoeired注解完成注入,一起使用,使用该注解指定注入的名称.
  12. @Resource注解指定name属性来指定注入的名称
  13. @Value: 用于注入基本类型和String,上面三种是注入其他的Bean的.
  14. 5. @Scope的注解是指定作用范围
  15. singleton: 单例
  16. prototype: 多例
  17. request
  18. session
  19. global-session
  20. 6. 生命周期的注解:
  21. @PostConstruct: 指定初始化
  22. @PreDestroy: 指定销毁方法

全注解方式

  1. 1. 在前面的开发基础上,替换xml文件,使用配置类
  2. 配置类就是使用@Configuration注解标识的类
  3. 2. 那包扫描使用哪个注解?
  4. @ComponentScan : 指定扫描的包
  5. 3. @Bean: 在方法上使用,可以将返回的值对象放入Spring容器中,需要指定name属性
  6. 4. 使用注解开发如何加载Spring的容器呢?
  7. 想到ApplicatoinContext的三个实现类的第三个,使用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配置类的字节码)来获取Spring容器
  8. 5. 关于配置类的相关注解
  9. * @Configuration
  10. * @Import : 导入子配置类,使用该注解的类是总配置类
  11. * @ComponentScan : 指定扫描的包
  12. * @Bean: 在方法上使用,可以将返回的值对象放入Spring容器中,需要指定name属性
  13. * @PropertySource: 指定文件的名称和路径 @PropertySource("classpath:jdbcConfig.properties")
  14. * @Qualifiler 用于方法参数,可以指定注入的值,用于多个数据源等参数有多个实现类的情况.
  15. 6. 为什么使用子配置类
  16. 将同一个业务的代码放在同比一个配置文件,不同的业务放在不同的配置文件,高内聚. 所以使用子配置类,总配置类使用@Import注解来加载子配置类

Spring整个Junit

  1. 1. 两个注解
  2. @Runwith
  3. @ContextConfiguration

SpringAOP

  1. 1. 概念:
  2. AOP: 面向切面编程,与OOP类似,是一种编程思想(AspectJ是基于AOP思想的一种技术)
  3. 作用: 在不更改源码的情况下,对原始方法进行增强
  4. 底层原理: 使用动态代理实现
  5. 2. 相关术语:
  6. Joinpoint(连接点): 简单来说业务层接口的所有的方法都可以作为连接点
  7. Pointcut(切入点): 实际被切面织入的连接点(被增强的方法)
  8. Advice(通知): 切面的整个实现(切面织入的目标对象,时间点以及内容),通知是共性代码抽取出来的方法
  9. 前置,后置,异常,最终,环绕
  10. Target(目标对象): 切入点和连接点所属的类
  11. weaving(织入): 将切面代码插入到目标对象的某个方法的过程
  12. Aspect(切面): 交叉在各个业务逻辑中的系统服务,类似于安全验证,事务处理等等
  13. Advisor(顾问): 就是通知的封装和延伸,可以将通知以更为复杂的方式织入到某些方法中去
  14. Proxy(代理): 创建代理对象的整个过程
  15. 3. 简单总结:
  16. 将切面织入到连接点,使得连接点成为切入点

SpringAOP的XML的配置

  1. 最前面,pom.xml的配置文件引入的依赖:
  2. spring-context
  3. spring-tx
  4. spring-jdbc
  5. mysql-connection-java
  6. aspectjweaver
  7. spring-test
  8. junit
  9. 1. 核心配置文件的内容
  10. 1. 目标类的Bean的注入
  11. 2. 通知类的Bean的注入
  12. 3. 表明AOP的配置 <aop:config>
  13. 4. config的内部配置切面 <aop:aspect>
  14. 注意的属性有两个,一个是id(唯一标识),一个是ref(指向通知类).
  15. 5. aspect内部配置通知类型
  16. 前置通知
  17. 后置通知
  18. 异常通知
  19. 最终通知
  20. 环绕通知
  21. 注意两个属性:
  22. method: 指明通知(也就是注入的方法)
  23. pointcut: 指明切入点(使用切入点表达式 * 包名.包名..*.*(..))
  24. 6. 可以统一配置切入点表达式<aop:pointcut>,两个属性注意
  25. id: 唯一标识
  26. expression: 配置切入点表达式

SpringAOP的注解的配置

  1. 1. 核心配置文件:
  2. 1. 开启注解扫描: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itheima"></context:component-scan>
  3. 2. 开启SpringAOP注解的支持 <aop:aspectj-autoproxy></aop:aspectj-autoproxy>
  4. 2. 对于目标类,需要添加bean的注解
  5. 3. 通知类需要添加bean的注解支持
  6. 1. 通知类需要添加切面注解 @Aspect
  7. 2. 通知类需要定义切面表达式(利用方法,唯一标识就是方法名)
  8. 3. 对通知添加通知类型的注解(前置,后置,最终,异常,环绕),注意的是环绕通知的ProceedingJoinPoint
  9. 4. 测试类:
  10. 使用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来创建ApplicationContext的实例
  11. 5. 注意顺序问题:
  12. 对于注解来说,前置,后置,最终,异常的顺序是=====> 前置 -> 最终 -> 后置 注意的是后置和异常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如果有环绕通知,环绕通知最先执行
  13. 我是前置通知
  14. 添加账户
  15. 我是最终通知
  16. 我是后置通知
  17. 有异常的时候:
  18. 我是前置通知
  19. 添加账户
  20. 我是最终通知
  21. 我是异常通知

环绕通知的应用场景:

  1. 事务管理
  2. 日志记录
  3. 性能检测

SpringJdbcTemplate

  1. 1. 首先引入依赖: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4.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5. <version>5.0.2.RELEASE</version>
  6. </dependency>
  7.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org.springframework/spring-jdbc -->
  8. <dependency>
  9.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10. <artifactId>spring-jdbc</artifactId>
  11. <version>5.1.0.RELEASE</version>
  12. </dependency>
  13.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org.springframework/spring-tx -->
  14. <dependency>
  15.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16. <artifactId>spring-tx</artifactId>
  17. <version>5.1.0.RELEASE</version>
  18. </dependency>
  19. <dependency>
  20. <groupId>mysql</groupId>
  21. <artifactId>mysql-connector-java</artifactId>
  22. <version>5.1.46</version>
  23. </dependency>
  24. 2. 对于dao接口的实现类,继承JdbcDaoSupport,直接使用getJdbcTemplate()就可以获取JdbcTemplate对象
  25. 3. 核心配置文件的配置:
  26. 1. 注入数据访问层接口实现类的bean,中间使用setter注入JdbcTemplate
  27. 2. 注入JdbcTemplatebean,中间使用setter注入DataSource
  28. 3. 注入dataSource,使用Spring自带的连接池DriverManagerDataSource,使用setter注入四要素
  29. 4. 测试执行就好

Spring事务管理

  1. 1. 事务控制在业务(Service)层
  2. 2. Spring事务管理的API三大接口 -----> spring-tx包下
  3. 1.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 平台事务管理器
  4.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 springjdbc,mybatis
  5. 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 hibernate
  6. 2. TransactionDefinition : 事务定义接口(包含了事务的基本属性信息)
  7. 3. TransactionStatus : 事务状态接口(事务状态的一些基本信息)
  8. 3. 事务管理的方式:
  9. * 声明式事务管理(重点掌握)
  10. 1. XML
  11. 2. 注解
  12. * 编程式事务管理(了解)

事务管理之环境依赖

  1. 1. 环境搭建(依赖):
  2. spring-context : 核心
  3. spring-tx : 事务管理
  4. spring-jdbc : 数据库
  5. mysql-connection-java : 数据库连接
  6. aspectjweave : aop
  7. spring-test : 测试,与junit进行整合
  8. junit : 测试

事务管理之基于XML的声明式事务控制

  1. pom文件的依赖:
  2. spring-context
  3. spring-tx
  4. spring-jdbc
  5. mysql-connection-java
  6. aspectjweaver
  7. spring-test
  8. junit
  9. 1. 核心配置文件配置(aop,tx的约束):
  10. 1. 声明servicebean(注入dao
  11. 2. 声明daobean(注入dataSource),dao实现类继承JdbcDaoSupport,使用Spring提供的模板
  12. 3. 声明dataSource,使用spring的连接池 DriverManagerDataSource,注入四要素
  13. 4. 配置事务管理器(<bean>)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需要注入dataSource
  14. 5. 配置事务的通知 <tx:advice>,其实就是事务管理的通知
  15. id属性: 唯一标识
  16. transaction-manager: 给事务通知提供一个事务管理器的引用
  17. 6. 配置AOP的通用切入点表达式<aop:config>
  18. 配置切入点表达式 <aop:pointcut>
  19. 建立切入点表达式与事务通知之间的关系 <aop:advisor>,内部其实是环绕通知
  20. advice_ref
  21. pointcut-ref
  22. 7. 配置事务的属性(在事务通知标签内部配置)
  23. <tx:attribute><tx:method name="find*" propagation="" read-only="" /></tx:attribute>,name用来配置方法,可以使用表达式
  24. isolation: 事务的隔离级别,默认值是default
  25. propagation: 指定事务的传播行为,默认是REQUIRED,表示一定会有事务,增删改的选择.如果是查询,可以说那个SUPPORTS
  26. read-only: 用于指定事务是否只读,只有查询方法才能设置为true,默认是false,表示读写
  27. timeout: 指定事务的超时时间,默认值是-1,表示永不超时,单位是秒
  28. rollback-for: 用于指定一个异常,当产生该异常时,事务回滚,产生其他异常时,事务不回滚。没有默认值。默认回滚运行期异常
  29. no-rollback-for: 用于指定一个异常,当产生该异常时,事务不回滚,产生其他异常时事务回滚。没有默认值。默认回滚运行期异常
  30. 8. 测试的时候使用JunitSpring的整合进行测试
  31. @RunWith(SpringJUnit4ClassRunner.class)
  32. @ContextConfiguration(locations = {"classpath:bean.xml"})
  33. public class TxTest {
  34. @Autowired
  35. private AccountService accountService;
  36. @Test
  37. public void testTransfer(){
  38. accountService.tranfer("aaa","bbb",100f);
  39. }
  40. }
  41. 如果使用main方法进行测试注意的是获取bean的时候获取的应该是接口,因为使用的是java的动态代理,获取的代理对象与原来对象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如果直接获取实现类的对象,会报代理异常错误
  42. 2. 关于Spring事务控制异常回滚
  43. 默认回滚运行期异常,如果想要控制非运行期异常也回滚,则使用rollback-for="java.lang.Exception"来指定,指定多个异常使用逗号隔开

事务管理之基于注解的事务控制(在前一个项目的基础上修改)

  1. 1. 核心配置文件(aop,tx,context)
  2. 1. 开启注解扫描: <context:component-scan>
  3. 2. 配置平台事务管理器 <bean>指定事务管理器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4. 3. 开启Spring对注解事务的支持: <tx:annotation-driver transaction-manager="">
  5. 4. 在目标类上面添加 @Transactional() 还可以配置属性,属性一般都有默认值,可以查看源码试试
  6. 注意的是 @Transactional()可以指定在方法上面,单独为这个方法指定事务属性
  7. 2. 替换核心配置文件的内容:
  8. 1. 替换servicebean的注入
  9. 2. 删除事务通知和AOP切面就可以了
  10. 3. 直接进行测试
  11. 4. @Transactional作用位置的区别
  12. > 作用于类上,当前类所有的方法具有事务控制
  13. > 作用在方法上,当前类的所有方法都具有事务
  14. > 接口上,当前接口的实现类的所有方法具有事务

Spring的全注解配置方式(使用下面的方式替换xml配置文件)

  1. 首先先删除xml配置文件
  2. 1. 核心配置类
  3. @Configuration
  4. @ComponentScan
  5. @Import // 导入其他两个配置文件
  6. @PropertySource({"classpath:"})
  7. @EnableTransactionMangement // 开启事务注解支持
  8. 2. 子配置类(两个子配置类,一个事务,一个JDBC连接)
  9. @Configuration
  10. @Bean(name="")
  11. @Value
  12. jdbc连接配置类中配置DataSourceJdbcTemplate
  13. 在事务配置类中配置 用于创建事务管理器对象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Bean的名字为transactionManager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