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其他 » 区块链 » 查看文章
个人信息裸奔时代,区块链怎么保护我们的隐私? - 区块链开发-小橘
来源:cnblogs  作者:区块链开发-小橘  时间:2018/10/18 8:45:00  对本文有异议

现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接到骚扰电话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于是我们也学会了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身处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已经对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我们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除了生气之外,更多的是无奈,我们无意“裸奔”,却不得不成为“被裸奔”大潮的一员。全球十强并不能代表数据安全管理到位,即便是科技强国美国,类似的事故也层出不穷:

近期美国社交巨头Facebook的数据泄密事件波及人数刚升至8700万,甚至惊动国会,导致4月参众两院对CEO进行了质询。

2017年6月,美国一家营销公司DeepRootAnalytics数据库泄露,事件涉及1.98亿美国公民1.1TB的资料;(小九提醒一下,美国总人口还不到4亿。)同年7月,美国电信公司Verizon失误造成超过1400万客户个人信息外泄,2016年,网约车公司优步的5700万乘客和司机信息被盗,事件在次年被爆出。发生类似事件的机构和企业还有:美国国税局、雅虎、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GitHub、Tumblr、罗维邓白氏等等。

网约车、移动支付、网购外卖……短短几年时间,网络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信息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我们的隐私受到了侵犯。个人或组织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属于公共领域。第三方会监控,存储并利用个人及组织的数据、模式、爱好(首选项)和所参与的活动。许多新兴商业模式依赖于收集、处理和转售我们的个人数据。

科技使得将数据关联到个人变的更加容易,即使个人选择退出社交网络平台。例如,在面部识别技术上的突破,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商业和安全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和俄罗斯

区块链技术可能会限制这种隐私被侵犯的影响,尽管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隐私保护时仍会泄露一些个人信息。比如,一个用户可以将个人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并公开该个人信息的部分临时信息来接受服务。

比特币和其他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已经表明:利用点对点分布式网络和公共账本技术可以实现可信且透明地计算。在区块链公有链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和透明的,这个区块链的优势特点,但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区块链应用方来说,这个特点又是致命的。

因为很多时候,不仅仅用户本身希望他的帐户隐私和交易信息被保护,就商业机构来说,很多帐户和交易信息更是这些机构的重要资产和商业机密,不希望公开分享給同行。

比特币对隐私保护的解决思路是,通过隔断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实身份的关联,来达到匿名的效果。所以虽然能够看到每一笔转账记录的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地址,但无法对应到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某个人。

目前国内身份验证普遍使用传统的关联比对法,用户需提交姓名、身份证号,甚至手机号、住址,才能认定身份。它存在两大严重问题:无法确认本人真实意愿;认证方存在系统风险。

现在,我们的私人信息仍集中于互联网上和公司的数据库中,因此这些数据被少数“玩家”掌控。 呈现出指数增长率的新增数据量和数据收集量预示着:未来我们的隐私还是很可能会被侵犯。个人隐私安全已上升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解决刻不容缓。

基于区块链或受区块链启发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护我们的隐私数据,同时也使我们能够从更快的交易,更好的服务以及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中受益。

希望区块链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让我们的个人信息真正实现“隐私”,而不是“明私”。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