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其他 » 业界动态 » 查看文章
上市公司不买营销号了,微信还要强力打击
来源:36氪  作者:张信宇  时间:2018/10/29 9:57:29  对本文有异议

10月26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瀚叶股份(600226)发布公告称,由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拟终止筹划了近一年时间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这项重组指的就是此前在新媒体、自媒体圈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38亿收购981个微信公号”(后标的资产作价降到32亿),瀚叶股份对基于微信生态的新媒体营销公司量子云的收购交易案。

而就在10月13日,另一家拟收购新媒体标的的上市公司,原本从事微型小型水泵和园林机械的生产和销售的利欧股份(002131)早已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微信自媒体内容营销公司苏州梦嘉,原因则是“鉴于近期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协议各方对标的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差异”。

这两纸相隔半个月的公告意味着,过去两年以买粉、做号成长起来的新媒体矩阵公司们,通过资本市场变现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证监会对于此类交易的监管态度一向明确,除了对此类收购的利润承诺、经营可持续性有所要求外,防止股市募资“脱实向虚”也是监管重点。监管对上市公司募资的流向收紧早已不是新闻,10月,证监会向国内券商最新下发的《再融资审核财务知识问答》与《再融资审核非财务知识问答》等文件中明文重申了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要投向主营业务。”

瀚叶股份原本的主营业务是农药、兽药等化工产品行业。2015年起,瀚叶股份将文化娱乐作为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连续收购游戏、影视、体育等相关公司,进行转型。瀚叶股份近年来的财务报告显示,文化娱乐相关的游戏、影视业务贡献的利润已经占到大多数,且在持续增长。而量子云的主要销售客户本来就是小说、游戏等文化娱乐类公司,从业务的角度看,量子云与瀚叶近年来的转型非常契合。

但证监会相关文件已点出这些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募集资金原则上不得跨界投资影视或游戏”,那么新媒体营销本身是否属于防范“脱实向虚”的范围之内呢?从利欧股份和瀚叶股份业已终止的交易案及其终止原因来看,至少对苏州梦嘉和深圳量子云这类矩阵做号新媒体营销公司的收购似乎并不受监管认可。

它们的共同点是,标的资产本身一经披露即受到广泛争议,拥有数以亿计的粉丝量,而影响力和知名度却与庞大的粉丝量不相匹配,对其旗下公众号的洗稿、低俗、标题党等质疑从未停歇。应当承认的是,这些依托微信、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内容平台的新媒体营销公司的财务数据确实非常好看,收入增长、利润率等核心指标均足以令人瞠目。

瀚叶股份曾披露,2016年,量子云营业收入高达1.29亿元,而净利润则为0.87亿元。而到了2017年,营收增长近一倍至2.35亿元,净利润同样高达1.53亿元。36氪此前曾对量子云的经营模式进行详细报道。也就是说,新媒体营销本身仍然足够赚钱,但要想一次性上市变现,则非常困难。

而同日的另一条消息对新媒体营销公司来说更是山雨欲来。10月2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微信公众号关于色情低俗内容的管理进行约谈。对此,微信方面回应称,根据约谈要求,微信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内容及资质审核、清理低俗信息以及完善举报受理机制。业内普遍认为,这对此前滥无节制的做号者的打击最大。

来自资本和宣传的双重监管,所谓的基于微信生态的新媒体营销生意还能持续多久,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回答。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