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程序设计 » C++ » 查看文章
C++精要分析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来源:jb51  时间:2022/5/9 11:08:04  对本文有异议

引言

C++要走向现代语言,如果不支持lambda表达式,你很难认为这门语言和现代有什么关系。幸好,从C++11标准起,它就实现了对lambda表达式的支持。

那么,什么是lambda表达式呢?

lambda表达式是匿名函数,就是说不用定义函数名,函数实现可以直接嵌入在业务逻辑代码中。诸如python、java、C#等语言,都将其作为基础特性。

其优点是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对于一些无需重用的方法特别适合。例如在容器的迭代中实现特定的查询逻辑。

语法与示例

C++11标准中,对于lambada表达式的定义如下:

[captures] (params) specifiers exception -> ret {body}

  • [captures] —— 捕获列表,它用于捕获当前函数作用域的零个或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用逗号分隔。
  • {params} —— 可选参数列表,其语法与普通函数参数列表一致。如果不需要参数,则可以忽略此项。
  • specifiers —— 可选限定符,可选值为mutable。其意义是可以在函数体内修改按值捕获的变量。
  • exception —— 可选异常说明符,可以使用noexcept来指明lambda是否会抛出异常。
  • ret —— 可选返回值类型,lambda使用返回类型后置的语法来表示返回类型。如果没有返回值 ,则可忽略此部分。如果不指定返回类型,则编译器会根据代码实现为函数推导一个返回类型。
  • {body} —— 表达式的函数体,此部分与实现普通函数体一致。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到,lambda表达式的语法多少有些与我们以往的认知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直接上代码来体会吧。

  1. #include <iostream>
  2. int main() {
  3. int x = 10;
  4. auto foo = [x](int y)->int { return x + y; };
  5. std::cout << foo(7) << std::endl;
  6. }

各位不要手懒,务必打开IDE将这段代码运行一下,看看结果。然后再尝试修改一下参数类型,或者返回类型。

增加mutable之后,对x变量进行修改,看看会发生什么?

  1. int main() {
  2. int x = 10;
  3. auto foo = [x](int y) mutable ->int { x++; return x + y; };
  4. std::cout << foo(7) << std::endl;
  5. std::cout << foo(7) << std::endl;
  6. std::cout << foo(7) << std::endl;
  7. }

而一个最简形式的lambda表达式,可以是 auto foo = [] { return 0; };

所以大家以后看到类似语法,可不要大惊小怪了,还以为这是什么另类的数组访问方式,或者琢磨->这个指针指向了个什么东西。

捕获列表

毫无疑问,lambda表达式中,最反直觉的就是捕获列表的定义。毕竟在我们的认知里,中括号是用来定义数组并访问数组元素的。

而且捕获列表的诸多特性,也是面试中挖坑的好地方。我们先从作用域开始说起。

关于lambda表达式的作用域,有四个重点:

  • 第一,捕获列表的变量有两个作用域,一是lambda定义的函数作用域,二是表达式函数体所在代码的作用域;
  • 第二,在表达式函数体内,默认情况下,被捕获变量是只读属性。如需修改,则要添加mutable标识;
  • 第三,在表达式函数体内,修改被捕获变量的值,不影响原始变量的值;
  • 第四,被捕获变量必须是非静态局部变量。

好,为了加强印象,我们先从面试挖坑场景开始。请先看第一坑:

  1. int main() {
  2. int x = 10;
  3. auto foo = [x](int y) ->int { x++; return x + y; };
  4. std::cout << foo(8) << std::endl;
  5. }

问:上述代码能通过编译吗?如果不能,是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根据规则一和二,在表达式函数体内,x变量是只读,不能被修改。

好,上面的只是开胃菜,诡异的第二坑来了:

  1. int main() {
  2. int x = 10;
  3. auto foo = [x](int y) mutable ->int {
  4. x++;
  5. std::cout << x << std::endl;
  6. return x + y;
  7. };
  8. foo(8);
  9. foo(8);
  10. std::cout << x << std::endl;
  11. }

问:在上述代码执行完后,请说出所有std::cout语句输出什么内容?

答:根据规则三,分别输出11,12,10。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前两次输出是在表达式体内对x值进行修改,x的状态是保留的了。但在函数体外,x变量的值仍然保持不变。千万要记住这个规则,这就是存在两个作用域所得到的结果。

后面我们会讲解其实现原理,这样就可以方便记忆这条规则了。

再来第三坑:

  1. int y = 100;
  2. int main() {
  3. static int x = 10;
  4. auto foo = [x, y](int z) ->int { return x + y + z; };
  5. std::cout << foo(8) << std::endl;
  6. }

问:上述代码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调整?

答:根据作用域规则四,x与y都不能作为lambda表达式的捕获列表变量。在表达式函数体内可以直接使用静态或者全局变量,所以只要修改为auto foo = [](int z) ->int { return x + y + z; };即可。

虽然上面这段代码放在gcc编译器下不会报错,只是出警告:capture of variable ‘x’ with non-automatic storage duration。但编译器实际上是作了一次选择,即认为你的意图是作为全局或静态变量来使用。可如果你只是手误或者忘了要调整代码,那就会出现预料之外的运行结果。

实际上,笔者所在公司就严格要求不能出现编译警告,这对于防止运行期出现偏差是非常重要的。

捕获引用

上一节我们所讲的,都是捕获值的用法。那么想将变量作为引用传递进lambda表达式,是否可以呢?

答案是肯定的,示例如下:

  1. int main() {
  2. int x = 10;
  3. int y = 11;
  4. auto foo = [&x, &y](int z) mutable ->int {
  5. x++;
  6. y++;
  7. return x + y + z;
  8. };
  9. std::cout << foo(8) << std::endl;
  10. std::cout << x << std::endl;
  11. std::cout << y << std::endl;
  12. }

可以看到,捕获引用就是在变量前加上&符号即可。切记不要与取地址相混淆。被引用变量在函数体内修改,也会影响函数体外同名变量的值,这一点与我们以往的认知相同。

至于上述代码结果,请各位先在脑海里执行一遍,然后上机验证。

特殊用法

捕获列表支持三种特殊情况,下面分别说明:

  • [this] —— 捕获this指针,可以在类内的lambda表达式函数体内使用,以访问成员变量和方法;
  • [=] —— 捕获当前作用域内全部变量的值,包括this。当变量较多时,可使用此符号;
  • [&] —— 捕获当前作用域内所有变量的引用,包括this。

先看[this]的示例:

  1. class CaptureOne {
  2. public:
  3. void test() {
  4. auto foo = [this] { std::cout << x << std::endl; };
  5. foo();
  6. }
  7. private:
  8. int x = 100;
  9. };
  10. int main() {
  11. CaptureOne one;
  12. one.test();
  13. }

建议大家在上面这个例子里继续扩展,例如增加一个类方法,看看在表达式函数中如何调用,以及执行结果是什么。

再看[=]的示例:

  1. int main() {
  2. int x = 10;
  3. int y = 11;
  4. int z = 12;
  5. auto foo = [=]() mutable ->int {
  6. x++;
  7. y++;
  8. return x + y + z;
  9. };
  10. std::cout << foo() << std::endl;
  11. std::cout << x << std::endl;
  12. std::cout << y << std::endl;
  13. }

可以看到,这的确是方便了代码书写。如果表达式函数体内的变量增加或减少,都不必再费心思去调整捕获列表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就是当参数列表为空时,如果存在mutable标识,则()是不能省略的。

最后,[&]还是烦请各位自己去实践并体验。

实现原理

C++多年老手,在上手lambda表达式的时候,应该会马上在脑海里跟函数对象关联起来。

我们先从定义一个函数类开始说起。所谓函数类,就是定义一个类,然后重载operator ()。这样可以将类对象作为函数一样来调用。

示例如下:

  1. class FuncOne {
  2. public:
  3. FuncOne(int x, int y) : valx(x), valy(y){}
  4. int operator () () {
  5. return valx + valy;
  6. }
  7. private:
  8. int valx;
  9. int valy;
  10. };
  11. int main() {
  12. FuncOne one(10, 20);
  13. std::cout << one() << std::endl;
  14. }

上述代码就是函数类的定义与函数对象的使用方法。而C++11标准中的lambda表达式,其实就是在编译器在编译期生成一个闭包类(可以理解为类似于FuncOne的类),然后在运行时由这个闭包类生成一个对象,称之为闭包。

而闭包就是一个匿名的函数对象,它包含了定义时作用域的上下文。这样我们就会发现lambda表达式,其实就是C++11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语法糖。

现在再回头去理解捕获列表的四条原则,是否有恍然大悟之感?理解了原理,对于原则就不用死记硬背了,祝各位面试好运!

应用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过面试关,还应当在工作中用好它才行。做C++开发的,用好STL是基本功,而lambda表达式与STL相结合,可以简化代码,发挥出强大的威力来。

先看一个需求:我们要在一组vector列表中,打印可以整除4的数。

示例代码: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vector>
  3. #include <algorithm>
  4. int main() {
  5. std::vector<int> num_list = {1, 3, 9, 10, 12, 17, 18};
  6. std::cout << *std::find_if(num_list.cbegin(), num_list.cend(),
  7. [](int i) { return (i % 4) == 0;}) << std::endl;
  8. }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是在以前,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额外写多少代码。

也希望各位能从这个简单示例开始,回头去梳理自己以前写的代码,可以怎样优化结构并提高效率。并且在将来的开发过程中,不断修炼功夫,成为C++大咖!

到此这篇关于C++精要分析lambda表达式的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C++lambda内容请搜索w3xue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w3xue!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