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程序设计 » Python3 » 查看文章
python3 进一步了解装饰器 NLP第四条
来源:cnblogs  作者:晓风小峰  时间:2019/3/25 9:08:21  对本文有异议

还是先来抄一段NLP第四条:

四,只有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摄入过程),由于感官运用是主观地有选择性的,因此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获。

   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议其意义,亦因此能存储在脑中(编码过程) 。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形成的,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

  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亦因此是主观的。

  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办法。

  因此,没有绝对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

  因此,每个人的世界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脑里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

  因此,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的事物便会改变。

  因此,每个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图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便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感受亦会改变,因此,我们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 (我们无法知道他是怎样变的),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便会有所改变。

  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反应。

  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的态度,亦既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


 

emmm 事物繁多,又是环校跑,又是工程训练啥的,今天就学了这么点,话不多说直接上草稿,一切尽在草稿中。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 Author: XiaoFeng
  4. import time
  5. def choice(type_test): # 加个嵌套用于传入参数
  6. def deco_out(func): # 此处保留着text当作func 以便后面调用
  7. def deco(*args, **kwargs): # 装饰器 实质就是偷梁换柱+送大礼包
  8. if type_test == "one":
  9. start_time = time.time()
  10. res = func(*args, **kwargs) # 这里才是test()
  11. stop_time = time.time()
  12. print("\033[32;1m第一种选择的执行时间:%f\033[0m" % (stop_time - start_time))
  13. return res # 必须用res保存test的返回值,然后由deco返回后面才能接收到
  14. elif type_test == "two":
  15. start_time = time.time()
  16. res = func(*args, **kwargs) # 这里才是test()
  17. stop_time = time.time()
  18. print("\033[41;1m执行时间:%f\033[0m" % (stop_time - start_time))
  19. return res
  20. return deco # 此处偷梁换柱 把test地址换成了deco
  21. return deco_out
  22. @choice(type_test="one")
  23. def test(num1):
  24. time.sleep(2)
  25. print("test", num1)
  26. return "test_success"
  27. @choice(type_test="two")
  28. def test1(a):
  29. time.sleep(1)
  30. print(a)
  31. return "test1_success"
  32. num = 2019
  33. # test = choice(type_test="one")(test) # 等效于@choice(type_test="one") 想方设法换text地址 又不影响其代码
  34. print(test(num)) # 这里已经变成deco(num)了
  35. # test1 = choice(type_test="one")(test1) #等效于 @choice(type_test="two")
  36. print(test1("xiaoxiao")) # 这里已经变成deco("xiaoxiao")了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xf1262048067/p/10586568.html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