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Java相关 » 设计模式 » 查看文章
设计模式 - 七大设计原则(二)
来源:cnblogs  作者:EamonZzz  时间:2019/9/26 9:06:32  对本文有异议

概述

简单介绍一下七大设计原则:
开闭原则:是所有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依赖倒置原则: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接口只负责一件事情,只能有一个原因导致类变化
接口隔离原则: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是使用一个总接口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只和朋友交流(成员变量、方法输入输出参数),不和陌生人说话,控制好访问修饰符
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
合成复用原则:尽量使用对象组合(has-a)/聚合(contanis-a),而不是继承关系达到软件复用的目的


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

单一职责(Simple Responsibility Pinciple,SRP)是指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 的原因。

假设我们有一个 Class 负责两个职责,一旦发生需求变更,修改其中一个职责的逻辑代码,有可能会导致另一个职责的功能发生故障。这样一来,这个 Class 存在两个导 致类变更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给两个职责分别用两个 Class 来实现, 进行解耦。后期需求变更维护互不影响。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类的复杂度,提高类的 可读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总体来说就是一个 Class/Interface/Method 只负责一项职责。

示例

接下来我们参考《设计模式之禅》一书中所提到关于用户信息管理的示例来举例:

新建用户信息IUserInfo类: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07
  4. */
  5. public interface IUserInfo {
  6. void setUserID(String userID);
  7. String getUserID();
  8.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9. String getPassword();
  10.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11. String getUserName();
  12. boolean changePassword(String oldPassword);
  13. boolean deleteUser();
  14. void mapUser();
  15. boolean addOrg(int orgID);
  16. boolean addRole(int roleID);
  17. }

用户信息维护类图:

用户信息维护类图

如果像这样子来设计,即使是一个初级程序员也可以看出这个解耦设计得有问题,用户的属性和用户的行为没有分离开。应该把用户的信息抽离成为一个BO,把行为抽离成为一个Biz(业务逻辑)。然后我们修改这个接口。
创建 IUserBo 类: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18
  4. */
  5. public interface IUserBO {
  6. void setUserID(String userID);
  7. String getUserID();
  8.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9. String getPassword();
  10.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11. String getUserName();
  12. }

创建 IUserBiz 类: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18
  4. */
  5. public interface IUserBO {
  6. void setUserID(String userID);
  7. String getUserID();
  8.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9. String getPassword();
  10.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11. String getUserName();
  12. }

职责划分后的类图:

我们将IUserInfo拆分为了IUserBoIUserBiz。我们就实现了两个类的单一职责,也就是让引起他们变化原因只有一种,并且让相关性强的内容聚合在一个类内部。

但是,我们在实际开发中会项目依赖,组合,聚合这些关系,还有还有项目的规模,周期,技术人员的水平,对进度的把控,很多类都不符合单一职责。但是,我们在编写代码的过程,尽可能地让接口和方法保持 单一职责,对我们项目后期的维护是有很大帮助的。


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是指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 用单一的总接口,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这个原则指导我们在设计接口时 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 一个类对一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之上。
  2. 建立单一接口,不要建立庞大臃肿的接口。
  3. 尽量细化接口,接口中的方法尽量少(不是越少越好,一定要适度)

接口隔离原则符合我们常说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从而使得类具有很好的可读性、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们在设计接口的时候,要多花时间去思考,要考虑业务模型,包括以后有可能发生变更的地方还要做一些预判。所以,对于抽象,对业务模型的理解 是非常重要的。

示例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代码,写一个动物行为的抽象:

IAnimal 接口: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56
  4. */
  5. public interface IAnimal {
  6. void eat();
  7. void fly();
  8. void swim();
  9. }

Bird 类实现: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57
  4. */
  5. public class Bird implements IAnimal {
  6. public void eat() {
  7. }
  8. public void fly() {
  9. }
  10. public void swim() {
  11. }
  12. }

Dog 类实现: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57
  4. */
  5. public class Dog implements IAnimal {
  6. public void eat() {
  7. }
  8. public void fly() {
  9. }
  10. public void swim() {
  11. }
  12. }

可以看出,Birdswim()方法可能只能空着,Dogfly()方法显然不可能的。这时候,我们针对不同动物行为来设计不同的接口,分别设计 IEatAnimalIFlyAnimalISwimAnimal 接口,来看代码:

IEatAnimal 接口: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59
  4. */
  5. public interface IEatAnimal {
  6. void eat();
  7. }

IFlyAnimal 接口: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5:01
  4. */
  5. public interface IFlyAnimal {
  6. void fly();
  7. }

ISwimAnimal 接口: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5:02
  4. */
  5. public interface ISwimAnimal {
  6. void swim();
  7. }

Dog 只实现 IEatAnimalISwimAnimal 接口:

  1. /**
  2. * @author eamon.zhang
  3. * @date 2019-09-25 下午4:57
  4. */
  5. public class Dog implements IEatAnimal,ISwimAnimal {
  6. public void eat() {
  7. }
  8. public void swim() {
  9. }
  10. }

来看下两种类图的对比,还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声明

内容为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部分内容参考网络,侵删!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eamonzzz/p/11586133.html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