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组合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你可以使用它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结构, 并且能像使用独立对象一样使用它们。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是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对于绝大多数需要生成树状结构的问题来说, 组合模式都是非常好的一种解决方案。 主要的功能是在整个树状结构上递归调用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汇总。
结构图

组合模式中的角色:
- 抽象构件角色(Component):这是一个抽象角色,它给参加组合的对象定义出了公共的接口及默认行为,可以用来管理所有的子对象(在透明式的组合模式是这样的)。在安全式的组合模式里,构件角色并不定义出管理子对象的方法,这一定义由树枝结构对象给出。
- 树叶构件角色(Leaf):树叶对象是没有下级子对象的对象,定义出参加组合的原始对象的行为。(原始对象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没有容器对象管理子对象的方法,或者原始对象行为+管理子对象的行为(Add,Remove等)=面对客户代码的接口行为集合)
- 树枝构件角色(Composite):代表参加组合的有下级子对象的对象,树枝对象给出所有管理子对象的方法实现,如Add、Remove等。组合模式实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简单对象和复合对象必须实现相同的接口。这就是组合模式能够将组合对象和简单对象进行一致处理的原因。
实现
组合模式实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简单对象和复合对象必须实现相同的接口。这就是组合模式能够将组合对象和简单对象进行一致处理的原因。
运行后结果:
- 叶子节点不能添加其他内容
- 叶子节点不能删除内容
- -root
- --Leaf A
- --Leaf B
- --branch
- ---branch BX
- ---branch BY
- --branch2
- ---branch2 BBX
- ---branch2 BBY
- --branch3
- ---Leaf L1
使用场景
- 需要表示一个对象整体或部分的层次结构。
- 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
优缺点
优点:
- 组合模式使得客户端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无需关系处理的单个对象,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
- 将”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解耦。
- 可以更容易地往组合对象中加入新的构件。
缺点:
- 使得设计更加复杂。客户端需要花更多时间理清类之间的层次关系。(这个是几乎所有设计模式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