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运维 软件/图像 大数据/云计算 其他经验
当前位置:技术经验 » 程序设计 » 编程经验 » 查看文章
推荐两款HTTP请求Mock利器
来源:cnblogs  作者:狂师  时间:2024/4/15 9:48:29  对本文有异议

1、背景

在日常测试过程中或者研发开发过程中,目前接口暂时没有开发完成,测试人员又要提前介入接口测试中,测试人员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编写测试用例,也可以通过一些mock的方法进行来提前根据接口测试的情况进行模拟返回接口的信息,进行模拟接口各种场景的异常。

mock是指模拟,也就是模拟接口返回的信息,用已有的信息替换它需要返回的信息,从实现对所依赖的模块的测试。

一般有两种场景:

  • 前端对后端接口的 mock,
  • 后端服务之间的测试中涉及的mock,常常发生在单元测试的时候。

前端mock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完成:

  • 使用抓包工具Fiddler,Charles 来实现,通过修改代理返回的数据,实现多种场景的测试。
  • 使用一些API管理工具来模拟,比如yapi,Easy Mock 等
  • 当然有编码能力的,也可以使用node.js,python的fastAPI来模拟

后端的 Mock 则是从接口的角度,如果一个接口A返回的数据需要依赖于另一个接口B,当敏捷开发中B接口还未开发完全时候这里会需要用到 Mock。

对于测试人员,对接口测试的时候,部分接口尚未开发完成,在约定了接口定义之后,也可以使用 Mock 来模拟。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Python Mock工具:requests-mock

2、工具介绍

requests-mock是一个用于模拟HTTP请求的Python库,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测试和开发过程中模拟各种HTTP请求和响应。使用requests-mock,可以用来模拟接口的各种场景,就像真正的服务器一样。

特点:

  1. 灵活性:requests-mock允许开发人员根据需要灵活地定义虚拟的HTTP响应,包括状态码、头部信息、响应体等。
  2. 易用性:requests-mock的API设计简单易用,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他们的测试和开发工作流程中。
  3. 可扩展性:requests-mock支持自定义的响应生成器和请求匹配器,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测试需求。

适用场景:

    1. 单元测试:开发人员可以使用requests-mock模拟HTTP请求和响应,以便在单元测试中测试他们的代码。
    1. 集成测试:在进行集成测试时,requests-mock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模拟外部服务的行为,以验证系统的整体功能。
    1. 开发过程中的快速原型验证: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使用requests-mock快速验证他们的代码对于不同的HTTP响应的处理情况。

通过Mock能够帮助我们模拟系统各种行为,包括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系统时间等等。这能够在测试代码时降低对外部依赖的需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

3、安装

安装必要的模块:requests, requests_mock。

  1. pip install requests
  2. pip install requests_mock

4、使用示例

示例一:使用Mock模拟GET、Post请求

以下是一个使用requests-mock模拟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示例:

  1. import requests
  2. import requests_mock
  3. # 模拟GET请求
  4. with requests_mock.Mocker() as m:
  5. # 模拟post请求内容,返回的json格式,返回码为200
  6. m.get('http://example.com/api/data', json={"name":"测试开发技术"}, status_code=200)
  7.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data')
  8. print(response.json())
  9. # 模拟POST请求
  10. with requests_mock.Mocker() as m:
  11. # 模拟post请求内容,返回的json格式,返回码为200
  12. m.post('http://example.com/api/submit',json={"name":"测试开发技术"}, status_code=201)
  13.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example.com/api/submit', data={'key': 'value'})
  14. print(response.json())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requests-mock模拟了一个GET请求和一个POST请求。在每个模拟的上下文中,我们使用requests_mock.Mocker()创建了一个模拟器,并使用m.get()和m.post()分别定义了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模拟响应。然后,我们使用requests库发送了实际的GET和POST请求,并打印了模拟的响应内容。

示例二:requests-mock在测试脚本中的用法

  1. import requests
  2. import requests_mock
  3. def get_data():
  4.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
  5. return response.json()
  6. def test_get_data():
  7. adapter = requests_mock.Adapter()
  8. mock_response = {"status": "ok", "datas": [{"name": "狂师", "description": "公众号:测试开发技术"}]}
  9. adapter.register_uri('GET', 'http://example.com/api', json=mock_response)
  10. with requests.Session() as session:
  11. session.mount('http://', adapter)
  12. data = get_data()
  13. assert data["status"] == "ok"
  14. assert len(news_data["datas"]) == 1
  15. assert news_data["datas"][0]["name"] == "狂师"

示例三:requests-mock模拟请求错误异常
正常请求接口的时候,都会出现接口异常情况,比如超时哈,或者请求服务器异常等操作,接下来小编通过requests-mock进行模拟服务器异常的情况。

  1. import requests
  2. import requests_mock
  3. from requests.exceptions import ConnectionError, Timeout
  4. def test_exception():
  5. with requests_mock.Mocker() as m:
  6. # 模拟请求超时处理
  7. m.get('http://example.com/api',exc=Timeout)
  8. # 通过pytest.raises进行捕捉异常,如果存在异常,则判断为pass
  9. with pytest.raises(Timeout):
  10.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timeout=3)
  11. # 模拟服务器错误
  12. m.get('http://example.com/api', exc=ConnectionError)
  13. # 发送请求并断言是否抛出了预期的异常
  14. with pytest.raises(ConnectionError):
  15.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jinjiangongzuoshi/p/18135153

 友情链接:直通硅谷  点职佳  北美留学生论坛

本站QQ群:前端 618073944 | Java 606181507 | Python 626812652 | C/C++ 612253063 | 微信 634508462 | 苹果 692586424 | C#/.net 182808419 | PHP 305140648 | 运维 608723728

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意见建议  |  捐助我们  |  报错有奖  |  广告合作、友情链接(目前9元/月)请联系QQ:27243702 沸活量
皖ICP备17017327号-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